CLICK HERE FOR BLOGGER TEMPLATES AND MYSPACE LAYOUTS »

2008年12月9日 星期二

The Pulitzer Prizes - 普立茲獎

普立茲獎是美國的新聞獎 - 1847年生於匈牙利的普立茲是在一個有著猶太血統的富商家庭長大,當他為了想當個軍人來到美國時,大概沒想到他會成為美國報界的傳奇人物。普立茲初到美國時,在聖路易(St. Louis)當過餐廳小弟,他雖然會講流利的德文和法文,卻對英文不太在行,因此每天在圖書館苦讀英文。然後機會來了,他在與幾位報界人士下棋的交談中,充分發揮他的敏銳的觀察力,因而獲得進入報社工作的機會,這些棋局成了普立茲往後大展鴻圖的敲門磚。普立茲以他對新聞的熱情,幾近焚膏繼晷地埋入工作堆中,這讓他在短短數年間接掌紐約《世界報》(The World),並使其成為全美最暢銷的報紙。由聖路易貧民窟的猶太小子變成上流社會的菁英份子,這幾乎就是一個「美國夢」的真實註腳。但是普立茲會成為傳奇人物,最主要還是在於他的新聞風格。他以揭發弊案為手段,藉以對抗「不誠實的政府」,另方面這也成為增加報紙銷售量的方法。雖然當時有許多人對於他窮追猛打的新聞風格不以為然,但是這些對他的攻擊只是更加助長報紙的銷售量。後來他雖因身體不佳退居幕後,但是仍然操控著整個報紙的走向;1909年報紙因為揭發巴拿馬運河公司的弊案,而讓他被控誹謗總統羅斯福,但當法庭宣判無罪時,反而讓他獲得新聞報導自由上的一大勝利。以揭發內幕為職志的新聞人,難免被評為刻意渲染事實,而猶太血統和低學歷也曾讓他遭受歧視。因此當他決定投入200萬美元在哥倫比亞大學(Columbia University)開設新聞課程,並設立普立茲獎時,最重要的要求便是「高道德」和「高品質」。普立茲一生得到的援助微乎其微,但他卻可能是投入最多資金在獎勵後進的新聞人,他雖然學歷不高,但卻是第一個將新聞專業引入大學的人,而在他過世之後才開始頒發的普立茲獎,則讓他的影響力持續到今天。 普立茲獎頒獎標準隨時代變遷 - 普立茲獎大致可分為新聞類獎項(Journalism)和非新聞類獎項(Letters, Drama & Music),前者包含全國性報導、國際報導、公益服務、評論、攝影等14類,後者則分為小說、非小說(General Non-Fiction)、戲劇、詩歌、歷史、傳記及音樂等七類,另外也不定期增設特殊貢獻獎。 雖然今日的普立茲獎受到許多國家的重視,但是它並不對全球徵求作品參賽,事實上這是個相當美國本土的獎項,不僅寫作者必須是美國人,而且在大部分的時候,報導或故事描述的背景也必須是美國。雖然這樣的規定有其侷限性,但是因為美國在全世界的霸權地位難以動搖,另一方面普立茲獎在美國從1917年經營迄今已建立相當的權威性,因此普立茲獎的美國立場,甚至他的新聞價值對其他國家的影響力還與日俱增。 不過普立茲獎的頒獎標準這些年來仍逐漸有所變化。愛德華.阿爾比(Edward Albee's)1963年的著作 《誰怕吳爾芙》 沒有獲獎,原因可能是內容大量討論性別議題,這並不符合普立茲所要求的高道德標準;但是1993年的獲獎作品《美國天使》大量討論同性戀及愛滋病議題就已經能被評審委員接受。知名作家在普立茲獎也不見得就能吃得開,1941年時海明威(Ernest Hemingway)的《戰地鐘聲》因為哥倫比亞大學校長的反對而未獲獎,他直到1953年才以《老人與海》獲獎,不過阿爾比在1967、1975、1994卻接連獲獎。這些不一樣的頒獎標準時常受到批評,但是普立茲獎的委員會卻很少公開說明評審過程。普立茲獎的另一個特色是獲獎者「從缺」,因為普立茲當年便希望只獎勵最高標準的作品,因此若當年度的參賽作品不盡如人意,評審委員會寧可從缺勿濫。以戲劇類獎項為例,1917年迄今一共從缺14次,1963至1968年這六年間,更是只頒發過二次。 與普立茲在世時努力衝刺報紙銷售量的作風相反,評審委員會相信,雖然他們也可能頒獎給主流、受歡迎的作品,但是他們不會錯過地方性報紙的報導或是小劇場的表演,因為全美各地臥虎藏龍,他們不希望迎合大眾口味,「品質」一直是他們最關心的重點。台灣也是到這幾年才開始重視普立茲獎,所翻譯引進的書籍幾乎都成為當年度的主打書,品質也屢受各媒體肯定。台灣讀者對美國的新聞類獎項或許感受不大,無法了解其「道德」與「品質」的高要求,但是其它非新聞類書籍倒是提供了一個很好的窗口

0 意見: